当前位置: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目录] > 第27章

《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第27章兵“记者”韩雪

作者:天涯哨兵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五一”刚过,韩雪就来到昌马河哨所采访

写作,很快让韩雪从同年度兵中脱颖而出。下连不久,她就被调到新闻站,成了一名新闻报道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韩雪如鱼得水。她通过下基层采访,慢慢接触到火热警营的内核,看到了那些扯着嗓子把一、二、三、四喊得震天响的兵们,她都会禁不住热血沸腾。尤其是驻守在偏远单独执勤点的战士,他们日复一日与寂寞为伴,身上的兵味最纯粹,纯粹的一如大山里的阳光。韩雪每天都被一些人和事感染着、鼓舞着,人如同鼓荡的风帆,有着使不完的干劲。

韩雪文学功底深厚,最擅长写通讯和报告文学。她写的反映大山深处一个单独执勤点三名哨兵与寂寞为伴,坚守岗位的报告文学《一个哨所三个兵》,在省报副登了一个整版,在警营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这篇稿子中,韩雪把自己的特长,发挥的淋漓尽致。

韩雪经常下基层采访,很受官兵欢迎,战士们亲切地称她“韩记者”,她费尽口舌解释也无济于事,最后索性听之任之。相较之下,她还是喜欢到单独执勤点采访,从业务上来讲,在单独执勤点能挖掘出让她感兴趣的东西,还有,单独执勤点战士的寂寞,对她成了一种无形的牵引。她到哨所时战士们眼的中泄露出的欣喜若狂,她离开时的恋恋不舍,都深深的印在了她的心中。她想,即便不是采访,能帮他们驱赶一时的寂寞,也是好的。

程阳知道韩雪要去昌马河哨所,很激动,几次三番说真不知道现在姚远过得怎么样,要韩雪一定要代他问姚远好,婆婆妈妈地让韩雪不胜其烦。

姚远,韩雪不只一次地从程阳那里听过,也许是因为这个人,也许是因为大漠深处的那条河流,总之,她对这次采访充满了期待,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韩雪乘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驻守在戈壁深处的五支队。在支队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由支队的一名宣传干事陪着韩雪来到她心仪已久的昌马河哨所。

连韩雪自己也没想到,她的这次昌马河之行,开创了历史纪录,她成了来哨所的第一位女性。

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而且还是一位女记者,昌马河哨所的三个兵便激动的一夜都睡不着,卫生扫了又扫,桌子抹了又抹,被子叠了又叠,紧张之情如临大敌。可真正当韩雪大大方方地走下吉普车,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个个窘迫的狠不能找个洞钻进去,张口结舌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是支队的宣传干事打圆场,场面不知会有多尴尬!

采访时,看他们一个个木木讷讷的样子,让韩雪也一时不知怎么开口。韩雪记起临来时程阳反复叮嘱让自己代问姚远。她就对姚远说:“常听程阳说起你,这次来,他还让我一定代问你好。”一说程阳,姚远果然有话了,他也急急地问韩雪:“程阳过得怎么样?他还好吗?”这一聊,局面一打破,大家慢慢地不再感到拘束。聊着聊着,姚远突然盯着韩雪说:“我见过你。”韩雪便笑着说:“有可能,我们是同年度兵,新兵连在一起训练,见过有可能。”“不是,我是说我见过你的照片,你的笔名是不是叫雪儿?”没承想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读者,她只好如实回答:“是。”接着她又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我的照片?”“《少年文艺》!”姚远回答,“上学时我经常看这本杂志,我在封二的‘未来作家’栏目里看到过你的介绍,也读过你的小说《逃出青春》,写的是一个女生躲在小说创作中逃避高考压力的故事,与我那时的心情如出一辙,看过就记住了。”

他们这么一说,话题就被打开了,越聊越投机,让韩雪几乎忘了她此行的目的。

“姚远,你把自己写的东西拿出来让韩记者也给你指点指点!”赵大年突然记起了似的拍着大腿说。经过一日又一日寂寞的煎熬,姚远终于找到了宣泄的渠道,就是把自己那份挥之不去的心情涂抹成文字。

“不行不行,我那是随便没事乱写的……”姚远还没说完,柱子就献媚讨好似的自作主张跑过去把姚远的笔记本拿来双手递给韩雪。姚远站起想去抢,韩雪故意激他:“姚远,你是不是瞧不起我?”听韩雪这么一说,姚远便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讪讪地说道:“韩记者,你千万别见笑。”

吃过午饭,韩雪还没有一点思路,就带着姚远的笔记本,一个人来到昌马河边。本来赵大年他们和支队的宣传干事抢着要陪她出来,都被她挡了回去。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来戈壁,她想一个人走走,好好感受感受大漠戈壁的苍凉。听她这么一说,大家便不好再跟出来。

韩雪沿着昌马河走了很久,戈壁的空旷,小河的宁静,让她一时不知身有何处。走累了,她便坐在河岸,翻开姚远的习作本。说实话,因为写东西多年了,韩雪变得对文字特别挑剔,她压根没有对姚远的写的东西抱什么期待,她之所以想翻翻是因为可以有针对性地说两句,好给他们一个交待。出乎韩雪意料的是,姚远的文字功底很不错,她一看就沉了进去。姚远写了不少,每一篇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他的散文《在水一方》,写的荡气回肠,让韩雪几度落泪。

看了姚远的稿子,韩雪决定她这次自己不写了,帮姚远把稿子发出去。韩雪想,没有切肤的感受和日复一日的寂寞体验,自己是无论如写不出姚远这样深入骨髓的文章。为给领导一个交待,韩雪根据昌马河哨所三个哨兵的真实生活,拍摄了一组组照,题目也搬用姚远的《在水一方》。

当天晚饭后,韩雪要回支队,走之前她挑选姚远的几篇文章,说自己带去帮他发表,姚远起初说什么不肯。后来经韩雪和赵大年再三劝说,姚远才做出让步,答应只让韩雪把《在水一方》带上,并告诉韩雪,要帮他发,就发给江苏的《少年文艺》。这让韩雪很纳闷,她问,《少年文艺》是一本学生读物,而你的作品是反映军营生活的,你为什么非要投给《少年文艺》呢?也许会因为不适合刊物特点而不被采用。可姚远还是坚持要投给《少年文艺》,他说,能在《少年文艺》发表一篇稿子,是他多年的一个梦。

在校期间,姚远和好友爱民是《少年文艺》的热心读者,他们经常在一起像别人谈讨世界名著一般讨论《少年文艺》的文章。有次他苦心经营了一个中篇,没有声张就匆匆投给《少年文艺》,虽然一寄出去他便深深地后悔了。半个月后,他收到了编辑部的退稿及退稿信。后来,这篇所谓的“小说”在同学当中传看开了。在千篇一律的叫好声中,爱民却指着他的鼻子说道:“除了开头还像样外,后面的那还叫文章?竟敢向《少年文艺》投!”那神气,好象姚远玷污了他心中圣洁的偶像。姚远一下地被激怒了,不觉口出狂言:“我要投,我要不停地投。总会有一天,我的文章会登在《少年文艺》上。不信,等着瞧!”

这不过是一时的气话,却成了姚远一桩耿耿于怀的心愿。因此,韩雪要帮他投这篇稿子,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少年文艺》。

韩雪只能听从姚远个人的意愿,她对《少年文艺》刊发这篇稿子,并不报什么希望,不是说姚远写的不好,而是她觉得可能因为不适合而不被编辑采用。姚远本人也不报什么希望,他想,韩雪的赞美,多半是出于鼓励。

……本章完结,下一章“程阳的惊人之举”↓↓↓更精彩哦!

版权声明:言情小说信息来自公众网络,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更新信息、公众免费章节等)进行整理收集及引导到正版站付费阅读,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言情小说VIP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修正或删除。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