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收到沈初的来信,昌马河哨兵的三个兵们,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他们早早起床,把内务整理得一丝不苟,把庭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干什么事不再拖拖拉拉,而是雷厉风行。出早操,他们把口号声喊得山响。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井井有条,训练、学习,与中队没什么两样。他们还自力更生,建起了蔬菜大棚。
半年考核,支队、中队领导来到执勤点,三个战士的精神状态和训练成绩令他们动容。文凯不知其所以然,把赞赏的目光落在姚远身上。姚远想解释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只好诚惶诚恐地接受文凯的赞赏。
虽然面临高考,但沈初的信每周一封雷打不动。姚远曾写信劝她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全力以赴,但到了下一周,她的信总会如期而至。
每收到她的来信,姚远就和两位老兵一同品读。他们一贯这么做,除了家信,同学朋友的来信大家相互传阅,并谓之“资源共享”。
沈初在信中总有许多话说,且篇篇精彩毫不雷同。渐渐地,她的信成了他们调剂寂寞的一道佐料,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都喜欢上了这个多话的女孩,她也成了大家寂寞岁月里一道远方的风景。
她如愿考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得知这一消息,姚远他们几个比自己考上大学还高兴。那晚,他们在河边燃起篝火又跳又唱为她庆祝,一直乐到深夜。
以文字为桥梁使他们相识,又以文字为屏障,使他们相互掩藏。这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可沈初却率先打破了这种生活。
沈初进大学前,把她扬州大学一个朋友的地址给了姚远,让他先把信寄到她朋友那儿。她说等她到校有了确切地址就立即给姚远写信。
入校不久,她来信了,信中写道:“我的朋友说咱俩真是心有灵犀。她说收到你的信的那天,同时也收到我给她写的信。”信中还写道:“姚远哥哥,如果有缘分的话,说不一定有一天我还真会成为你的女朋友。”
“小伙子,有戏!”柱子看了信后,不无羡慕地说。
“有什么戏?不过是一句玩笑而已。”
“也许真是一种暗示。女孩子嘛,不好太主动。”赵大年也补充到。
“两位情圣,你们就别自作多情了。”姚远嘲笑他俩。
姚远知道,这真的不过是一句玩笑而已。所以在回信时他也在信尾轻描淡写地回复道:“即便有这个缘分,我也没这个福份。”
没想到沈初的第二份信却有些当真了。姚远想,必须就此打住。他给她认认真真写了封回信,阐述了他们不会有什么结果的种种理由。并在信的最后这样写道:
我打江南走过
你的心为我如莲花般初绽
我嘚嘚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只是你青春里一个匆匆的过客
做我永远的妹妹吧
走吧别在我的生命里做无谓的逗留
哥哥送你上路
没想到姚远的这封回信换来满纸心碎神伤。她说,“搜遍大千世界,你就是我的唯一。”大有非姚远不嫁的意思。并在信的最后威胁到:“如果你不答应,我就削发为尼!”
“好端端地为什么要惹人家伤心?”柱子替沈初不平,“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当了几天兵写了个破文章,有什么了不起。人家和你好你应该求之不得才对,还故作清高摆什么姿态?!”柱子说话从没这么流利过。
“柱子,”赵大年制止道,“不了解情况不要乱插嘴。可你为什么拒绝呢?这不是找上门的好事吗?”他又把话题转向姚远。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姚远如实交待。
“胆小鬼!”柱子狠狠地说。
……本章完结,下一章“军人的价值”↓↓↓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