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到病房的时候,昏迷了两天两夜的柱子终于醒了。看到文凯的时候,他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
文凯急忙跑过去,抓住刘金柱的手,高兴地说:“刘金柱,你醒了!太好了,刘金柱。”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刘金柱笑了一下,脸色苍白的像纸。他张口想叫一声队长,却没发出声来。
这时,刘金柱的主治医生把文凯捅了一下,示意文凯跟他到外面去。
“告个别吧!这孩子已经不行了。”到了外面,医生用十分沉痛的语气对文凯说。
“不,医生,求求你,你一定要救救他,他还那么年轻,他不能死!”一听医生的话,文凯急了,一下子抓住医生,求他救救刘金柱。
“你也看到了,我们已经尽全力了!你要理智一点。”
听了医生的话,文凯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再也站不起来,眼泪再一次喷涌而出。
“快去吧!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看他有什么要说的。”医生再次劝道。
文凯站起来,抹干眼泪后,来到刘金柱的病房。柱子还醒着,他一直坚持等队长。看文凯进来,他挣扎着要起来,文凯急忙上去把他抱了起来。
在文凯怀里,刘金柱扬了几口气,吃力地说:“队长,如果我不行了,就把我葬在昌——马——河畔……”话没说完,他的头一歪,在文凯怀里安静地闭上了眼睛。
“刘金柱,你给我醒来,听见没有,我不许你死!”文凯死死地抱着柱子,一边哭一边喊,可任他喊破喉咙,柱子再没有醒来。
五天后,姚远和大年康复出院了。支队长、政委和基地有关领导亲自来医院接他们出院,却不见柱子的身影。
“刘金柱呢?”姚远和赵大年异口同声地问。
“先回去了。”指导员蔡俊峰闪烁其辞地回答。
“这个柱子!”赵大年说。
指导员闪烁其辞的回答和掩饰不住的表情,让姚远莫名地打了一个寒噤。
回到支队他俩就听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与他们朝夕相伴的柱子,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这天,支队先是为柱子召开了追悼会,后又召开了庆功表彰大会。总队首长也出席了大会。柱子被追记二等功一次,并被追认为优秀共[chan*]党员。姚远和大年分别荣立三等功。
姚远和大年还见到了从云南远道赶来的柱子的父母。姚远和大年一刻不离地陪在两位老人身边。他们这才知道,柱子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已是富甲一方的农民企业家。父亲一心盼望着儿子退伍后继承他的事业,没想到这愿望却永远无法实现了。
柱子的母亲一个劲地喃喃自语:“总以为这孩子还不懂事,没想到他真长大了。”说着说着,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第二天,老兵退伍了。退伍老兵一律把胸前的红花换成小白花,以此缅怀这位永远长眠于大漠深处的兄弟。同时,大家才得知,中队并没有把柱子列入退伍名单,而是作为转改士官苗子,上报支队并得以批准。这是柱子最期盼的,可他却听不到了。
……本章完结,下一章“柱子的葬礼”↓↓↓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