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正喝着茶,听一尘这么一开口,心底一惊,大师可真是敢说呀,也不怕王爷生气。
“这是为何?”王爷没有生气,只是疑惑。
一尘淡然道:“山还是山,心还是心,无有任何的改变,难道不是虚行?”
王爷随即离座,拱手请教:“请大师明示,小王愿听其详。”
一尘指指凳子,示意他坐下,这才轻声问道:“山在,你可曾因其险而拒其秀?可曾因其远而拒其奇?可曾因自身渺小而拒其雄?”
“当然不会,”王爷说:“所以我慕名而来。”
“贫僧还没说完呢……山在,你慕名而来,是有倾慕之心,心有爱则向往,身随之则前来。”一尘缓缓地按住了他的手,深深地望他一眼,幽声道:“心在,你未曾自知。”
“此话怎讲?”王爷纳闷。
一尘思忖着,低声道:“王爷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的心。在王爷的心里,定势已经形成,即便是眼睛看到了变化,心也在进行选择性的取舍。就如同你游庐山,世人之前都认定了的风景,你也是这么看过去,即便发现了那风景与众不同,你也只认定先前之说。你可知,世人未必都看全了风景,他们说此间秀,即便你发现了它本该雄大于秀,你敢说服自己,敢否定世人和先人吗?”
一尘的话沉稳无奇,却渐渐地带出了咄咄逼人的话锋:“你有发现,却不敢承认,连自己的心都无法认可,谈什么心在?王爷此番,是有眼观景,无心看山。”
话直白如一重锤,紫来都被一尘的大胆吓得瑟缩了一下,她寻思着,王爷会恼羞成怒吗?静静地等待片刻,耳畔没有任何的动静,偷眼去看王爷,却见王爷沉默着,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庐山的景,本无定势,你看它奇,它就奇;你说它秀,它就秀;哪管人家去说它雄和险?!自己的感悟才是真的,何必非得人云亦云,”一尘放缓了语速,悠悠道:“王爷啊,你虽然聪明盖世,却也逃不过凡尘俗世、俗念凡心的蒙蔽。”
“大师真是高人!”王爷恍然大悟,由衷道:“小王佩服!”
“贫僧话多了,让王爷见笑。”一尘合掌:“阿弥陀佛。”
“听大师一番话,胜读十年书。”王爷说:“进山之时,还曾浅论过佛法,当时还有些自得,现时比起大师来,可就是班门弄斧了。”
“浅论过佛法?”一尘微笑道:“如何论的,能否说与贫僧听听。”
“大师不要见笑,”王爷说:“进山时,有人云,愚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慧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禅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回答,景自在,人自悟。”
紫来一听,知道是说自己,一尘又不是不认识她,王爷却没有提到名字,显然,是在刻意回避和疏远。紫来心下有些黯然,于是低头默默喝茶。
“呵呵,”一尘轻笑道:“王爷果然有些慧根。”
“后来因了这一话头,我问那人,愚者,慧者、禅者这三者,她是何者?她自认为愚者。我便又问她,我为何者,她答我是慧者。”王爷笑着说。
“哈哈,哈哈!”一尘大笑。随后问道:“王爷,何为慧者?”
王爷说:“她说我,知而不言,帷幄于胸,具大器也,是为慧者。”
“哈哈,哈哈!”一尘复又大笑。
……本章完结,下一章“(4)”↓↓↓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