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2009年,离汶川和北京差不多距离的某都市。
春寒料峭。严冬的影子虽在渐渐走远、悄悄飘逝,但未化的积雪还是将最后一层冰样的寒魄,留在尘世间的万水千山。
红梅于枝头绽放着傲然的风骨,将点点残红、一份特有的芬芳浮动或沉卧在薄冰上。
春风阵阵吹拂开冬季沉睡的水,风起水生,从某商学院校园外、古城深巷处,吹来馥馥幽香,醉人的酒香。那醇厚的香气味,梦想的女儿红,飘溢在风雨中,醉了季节,醉了都市,醉了过客,亦醉了恋爱中的两个大一生:十八岁的哥哥和十七岁的妹妹。
大男生是浪仔的表弟肖皋,大女生是贝贝的堂妹匡敏,男才女貌,都是腼腆内向型的好孩子。陌地同学,同乡加上兄姊的裙带关系,彼此悉心关照,很快双双坠入爱河,伴游了半年。
这会儿,教西方经济的教授――一位戴着金边眼镜、骨瘦如柴的小老头,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两人则隔着前后交错的几行课桌在眉目传情。
端坐教室的肖皋,仿佛在浅酌慢品着:酒的滴滴温香,梦的丝丝甜蜜,人道是酒文化和美女文化的绵绵余味,暂且屏蔽教授尖细的的抑扬顿挫的满堂灌输声,让紧绷的神经和疲惫的身心轻松愉悦起来。
上午的课提前结束了,教授很潇洒地推了下架鼻梁上的金边眼镜,很有男人气慨地宣布下课,难得的不拖泥带水一回。
临出教室前,教授洋洋得意地点名叫他的爱学生、经济系的学生干部们跟他一起去赴个会。肖皋是心理委员,匡敏是学习委员,自然是在同去之列。
教学楼下不远处的泊车坪,早停了六部清一色的豪华奔驰轿车。
接听手机、一马当先的教授领队,散兵游勇似的一班学生干部跟着,倍受清一色名贵西服的迎接人员恭敬,鱼贯而上车后,浩浩荡荡地扬长而去了校门。
风驰电掣般疾驶的车队,穿过城区,行至一小山村。但见山上山下挂满了彩球,排满了小车。山脚下被一块巨幅红布遮盖,上面写着一个“囍”字。
下车后,昂首挺胸、闪站山脚下路边的教授在揭示谜底。
“今天是村中龚沈的婚礼,他的新娘就是我的一个学生,你们的师姐庞凯歌,她人长得美,但书读得不行,很不行呀。”
……
教授边走边谈,学生们多思的心早随惊羡的目光停留在,国内著名的男相声演员马则丘和女节目主持人李丹的现场主持,众多明星在村委会礼堂内庆贺的演出。
村委会所在地成为举办婚礼的地点。
现场附近的山上挂满了彩球,山上被推出一大片土坡用来停放来宾的车辆。村委会门口摆放着两排共二十门大礼炮,在西侧平地的草坪内,搭起了四个白色的帐篷,每个帐篷内摆放着二十张餐桌,坐满了吃婚宴的人。每两个帐篷之间就有一个巨型液晶屏幕,与演唱厅相连。
村委会内设3个账房,对面的演唱厅门前挤满了手持节目单的村民,充当工作人员的村民比国家公务员还穿着讲究气派,更恪尽各自职守,站到高台上安排着客座、维持着秩序。
教授和学生们都被优先请进帐篷内,每人拿到一份节目单,名为“新婚答谢会节目单”。
上面写着:主持人是马则丘和李丹,参与演唱人员有海波、周澜、冯强等明星。
教授抬看了下表,中午12点45分,节目开始,数百村民以及来宾涌入演唱厅,坐不开的人都跑到外面液晶屏幕前观看直播。
大厅内架有三个机位,其中一个是摇臂摄像机。
李丹先出场主持,在祝贺新婚夫妇后,介绍在现场参与录制,均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一亮相。随后,马则丘上台主持,众明星也逐一登场亮相演出。*****迭起,欢声如雷。
……
肖皋和匡敏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地在现场看到,八十桌酒席上均摆放着五粮液和中华烟。陪护人员继续在透露:“整个婚礼的花费在二百万元以上。但,对新郎的老板弟弟来说,小菜一碟……”
肖皋靠近的邻桌有人在悄语:“知道不知道,和这兄弟俩有些过节的另一个当地煤矿主也在今天举行婚礼,选在市区大公园,不过是给他的狗狗举行婚礼。”
那边满桌窍笑。有人在继续低声凑热闹逗趣儿:“快点吃喝了这不要钱的喜酒,多拿点高档烟走人。听说,那边还有不小的红包发!”
肖皋快活地向匡敏使了个眼色,正在这时,新婚夫妇来敬谢师酒了。
新娘果然非常美丽,娉婷玉立,就像山中盛开的一朵雪莲花。
新郎也是衣冠楚楚,气宇轩昂,只是拐着一条腿走路很不灵便。倒是很慷慨大方地吩咐工作人员把略备的薄礼,装有四瓶五粮液和四条中华烟的礼袋拱手送给教授。
想送个红包也送不出的教授,只好两手一摊,苦笑着恭敬不如从命地又收了一个比自己红包还厚实的大红包,复领队带着一班见者有份、收了略小红包的学生们打道回校。
在中心城区某停靠点,肖皋借口要去书店买书提前下了车,匡敏红着脸跟着随行。两人急急忙忙地赶去参加一个别开生面的婚礼,殊不知这兴冲冲的一去不复返,却要让他们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们接着参加他和她的葬礼……
……本章完结,下一章“第二集身巢心寒的别恋〔片断〕”↓↓↓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