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卓翊轩脸色稍霁,瞄一眼冷汗直冒的秦光耀,道:“都起来吧!”唉,这些臣子年纪都大了,胆子也越来越小了,也是时候选些年轻有为的人才来充盈朝班了。
“其余还探到些什么?”先将此事解决再商讨科举的事。
“禀皇上,这是一伙杀人不眨眼的惯犯,而且神出鬼没。此前在江南多地也曾犯案,官兵与之械斗后并未完全占上风,而他们一旦行径暴露就会换个地方继续作恶,以至各地衙门着实没有办法将他们绳之以法。”杜仁善据实汇报。
“都是群无用的东西!”卓翊轩冷冷的眸光再次扫向众大臣,吓得他们各个缩着脑袋,就怕皇上忽然点名。这些年天下太平,他们过得太安逸了,有些老臣只想着自己怎样才能在当前的官位上坐久一点,或是精打细算着多捞一些钱财,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想这些啊。那些天煞的江洋大盗,偏偏在这个时候出来闹腾,怎么就不能在他们告老还乡后再出现呢!
知道这些老糊涂安逸惯了,恐怕拿不出什么主意,卓翊轩的视线又转回杜仁善身上:“杜爱卿可是已经有什么好法子,可以将这些江洋大盗一网打尽了?”
“回皇上,臣确已有一计可行,只要皇上允臣可随时调动兵马。”杜仁善胸有成竹的请旨。
“准!”再次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人,破格将杜仁善提拔至尚书之位,卓翊轩没有丝毫犹豫的颔首答允。
“臣领旨!”
见此事已告一段落,礼部尚书洪诚——杜仁善的至交好友跨出班列禀奏:“臣也有本启奏!”
今儿个事怎么这么多啊!其余众臣在心里只犯嘀咕,可千万别又是不好的事。
见卓翊轩点头示意后,洪诚禀道:“启禀皇上,明年春闱的举子名单各个县府已全部递交我部了。”
“哦!,好啊!”卓翊轩俊脸终于放晴,“朕也正想问此事呢。如何?”
“各县府保举的卷子臣已大概看过了,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只是——”洪诚迟疑了一下。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洪诚亦是卓翊轩比较看重的臣子,因而语气也显得温和许多。
“只是今年上报的文举人数比去年多出一倍,但武举却是少了些。”洪诚略微忧心的道。
“是么?”卓翊轩沉吟片刻,这些年确实是国泰民安,再加上在朝野中,文武大臣共享平等待遇,而练武若要练出成就的话是要比读书辛苦了很多,以至想要出人头地的百姓都选择了文举,“那爱卿可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如今天下太平,确实是少有用兵之时,但若要保一国之久远昌盛,不是单单靠文臣就可以的,还要依靠武将把守边关,恪守各城各府才能使百姓放心劳作,安居乐业。因此,臣奏请皇上,可否容臣在明年春闱前,前往各个县府弘扬我朝文武双需的国策。”洪诚虽是文臣,但与杜仁善一样支持卓翊轩的治国策略,由衷的佩服这位年轻皇帝。
……本章完结,下一章“朝威(三)”↓↓↓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