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从小在北京长大,但故宫,除了知道具体位置之外,只在上小学时,因学校组织春游来过一次,时隔十几年,再次踏足,竟是一百多年前的“活”故宫,我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此时,玉芙身旁,跟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似的,只觉得眼花缭乱,看什么都新鲜,连话都顾不上说了。
玉芙也不多说什么,只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我,。
走着走着,玉芙忽然伸手朝前一指,“若兰,你就是失足掉进那条湖里了。”
我赶紧收回正四处乱看的目光,顺着玉芙手指的方向看去。
湖的四周稀疏有秩的种了些树,虽然天气乍暖还寒,但所有的树都已开始泛青,直将湖边衬得生机勃勃,一派春意盎然。
“我是从哪儿掉下去的?”
“这我便无从知晓了。不过想来,应该就在附近。”她说完就收了声,安静地站在一旁。
我点头应了一声,之后便专心察看四周围的环境。
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片绿丛丛的竹林。竹林中,一条石砌的小路隐约可见,弯弯曲曲的通向假山上的凉亭。
目光掠过竹林深处时,我忽然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对这个地方很熟悉,似乎曾在这里经历过很多,欢笑声隐约萦绕耳际的同时,心中却有些莫名怅然。
或许是残存在这个身体里的、若兰的记忆吧?想着,我缓缓走到竹林边,停下脚,直直地望着那片竹林,试图去挖掘更多。
恍惚中,“若兰。”一个柔和的男声在我身后响起。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犹自愣在那里。
忽然,一张带有书卷气的脸出现在我面前,语带关切地轻声相询:“身子可都大好了么?”并抬手在我额头上探了探。
我有点儿懵,当下也没搭话,只不错眼珠地打量着这人。
瘦长脸,尖下巴,一对深褐色的眸子大而有神;眉毛虽不甚浓密,但形状却很好看;英挺的鼻梁,柔和的唇形;一袭宝蓝色的长衫,将他的皮肤衬得益发白净,也使得脸上本就浅淡的几颗小麻坑更不显眼。
“若兰,你怎么了?”那人微微皱了皱眉,面现担忧之色,双手扶着我的肩膀,柔声问道:“可是哪儿又不舒服了?”
瞥眼间,见他腰间系了条明黄色的腰带,我立刻断定:此人是位阿哥。但不知究竟是四、五、六阿哥中的哪一位,只好继续装哑。
那人自责道:“这都怨我。”叹了口气,又道:“只是让你受委屈了。”
“啊?”我莫名。
“这次害你差点儿丢了性命,六弟嘴上虽是不说,但看得出,他心里着实是后悔的,想是以后也不会再为难你了。”
话说到此,我隐隐觉得眼前这位应该是当今的皇四子,也就是日后的咸丰皇帝,可又不敢确定,毕竟还有一个五阿哥也可以称呼那个“害我差点儿丢了性命”的人为六弟。
迟疑间,我想起玉芙,忙转头去找,却见她微垂着头,站在离我稍远的地方。想来,玉芙应是在那人过来的时候得了什么暗示,不然不会连个招呼都不打的就跑开的。
求助无效。我只好回过头来,小心翼翼地看着眼前的人,声音很轻、试探性地叫了一声:“四阿哥?”
那人听后明显愣了一下。
“五……”我以为认错了人,刚要改口,却见一个岁数不大,一身太监打扮的人朝这边小跑了过来。我眼睛一转,立刻住口。
那人把手从我肩上拿下来,站直了身子,转头看向那个小太监。
那个小太监打着马袖,躬身道:“秉四阿哥,皇上刚派了人来传四阿哥去御书房见。”说完就躬着身子后退到一旁,站定之后才直起身,却不抬头,仍低头看着地面。
见此,我不由撇了撇嘴,话在心里却没敢说出来:万恶的旧社会!
四阿哥转回头冲我笑笑,“你好生养着,我回头再去瞧你。”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他摇头笑笑,然后便随着那个小太监一同走了。
我这时方才留意到他的腿,只是右边那条腿有点儿跛而已,不知是本来就不严重,还是他极力掩饰,不留心的话基本看不出问题。
他恰在此时停住脚步,回过头来。
我忙将目光从他腿上挪开,略有心虚地满脸堆着笑。
“你还是赶紧回去歇着罢,才刚好些,别回头又累着了。”
我忙不迭地点着头。
他又摇头笑了笑,然后才转身离开。
待他稍微走远了些,我才将笑容收起,耸耸肩,回过头去找玉芙,拉着她继续闲逛。
……本章完结,下一章“上卷 初遇(三)”↓↓↓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