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之所以会对自己的亲侄女心怀不满,主要是因为这位孝全皇后骄横善嫉,眼里容不得别的妃嫔受宠。她当皇后的时候,后宫妃嫔被降、被废的不下十位,其中五阿哥的额娘便是在那时由嫔被降为贵人的。
一段时间下来,皇太后与孝全皇后之间已渐由暗斗转为明争,两人势成水火,互不相让。
道光虽对孝全皇后宠爱至深,但在此种情况下,却选择以孝为先,为表明立场,道光甚少踏足孝全皇后所居的承乾宫,自动减免与其相处之机。
道光二十年正月,孝全皇后抑郁成疾,加之气候寒冷,且新年之际宫中琐事繁多,病情日益加重,只几天的工夫就在梦中阖然而逝,年仅三十三岁。
道光虽对孝全皇后过世一事深感哀痛,但由于后宫主位空缺,诸事全赖皇太后一人打理,致使皇太后劳累过度,险些病倒,于是,道光于同年四月,将静贵妃晋为静皇贵妃,让她来管理后宫事务。
道光之所以会让静皇贵妃主持后宫,全因她在皇太后与孝全皇后相争之时一直置身事外,不但从未参与其中,更能在当时的情况下与双方都维持着友好关系,足见其心思缜密、处事过人。
道光对孝全皇后始终难以忘情,几年下来,从未有过册封新后之意,也因此而使静皇贵妃一直处于尴尬境地。
静皇贵妃虽以后宫之首的名义管理后宫事务,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正能由她做主的不过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其它诸事均需皇太后首肯方可,也就是说,实际掌握后宫大权之人是皇太后,她只是挂名而已。
静皇贵妃受制于孝全皇后多年,好容易熬到孝全皇后过世,却又开始受制于皇太后。她入宫之后,不但曾先后为道光生过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而且,在诸皇子之中,奕訢更是深得道光喜爱,但道光却连个正妻的名份都吝啬于她。
我想,面对这种情况,恐怕任何一个女人都会心灰意冷的。
静皇贵妃应该已不会再对道光心存任何希望,如今,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奕訢身上,只有奕訢得以在日后继承大统,她才能彻底扬眉吐气。
无奈,在储位人选之上,道光始终未曾明确表态。
静皇贵妃只能通过外势相助。
她身处后宫之中,能拉拢桂良的方式也只有联姻这一条,但奕訢却偏偏喜欢上我,所以,她将我视为绊脚石,解决麻烦自属人之常情。
我用以自保的方法有两个。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最后的结果说出来,不过,就算除此之外别无它法,我也决不会这样做。虽然历史未必会因此而改变,但势必会将四阿哥置于危险境地,我宁愿自己涉险,也不会如此待他。
剩下的、也是我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想办法靠住皇太后这棵大树。
从皇太后当初支持道光登基一事就可看出,皇太后不是只顾眼前利益之人,做事识大体、有远见,且奕訢和四阿哥之间的储位之争,本来就和皇太后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所以,皇太后决不会出手偏帮。
以皇太后的精明,想必对静皇贵妃的心思早已心知肚明,但静皇贵妃毕竟没有表现出来,而且这几年也算是中规中矩,皇太后自是不好说什么。
由此看来,我要接近皇太后应该不是件很难的事,只要我乖乖听话,不做出令皇太后忌讳之事,那我正好可以为皇太后所利用,用来提醒和压制静皇贵妃。
……本章完结,下一章“ 争执”↓↓↓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