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进了六月。
自那天之后,皇太后隔三差五的就传我去寿康宫,除了叫我说故事给她听之外,再也没提过其它的事情。
这天,未到中午,皇太后便派了人来传我。
我随来人行至寿康宫正厅,一进门,见静皇贵妃正坐在一旁陪皇太后说笑,不由微微一怔,随即便福下身给皇太后和静皇贵妃,又偷偷冲随侍在侧的玉芙打了个招呼,然后便垂首立于一旁。
静皇贵妃率先开了口:“是若兰呀,又来给皇太后说故事么?”
我福身道:“回静皇贵妃娘娘,奴婢正是给皇太后说故事来的。”
皇太后一脸慈祥地看着我:“兰丫头,今儿个静皇贵妃在,就先别接着说昨儿那个了,免得她在一旁听着也接不上。”
“是,那奴婢就说个……”
“四阿哥吉祥!”我的话被厅外传来请安的声打断。
奕詝走至厅内,躬身问安:“奕詝给皇祖母、皇额娘请安。”
“可真会挑时候儿,行了,快起来罢。”皇太后笑着冲奕詝摆摆手。
“依臣妾看,他这是不放心若兰罢。”静皇贵妃别有用意地冲太后笑笑。
“哀家不过前些日子提了那么一句,说是要把兰丫头留下来,这俩孩子还就当真了。”皇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奕詝。
奕詝陪着笑脸,没有说话。
“奕詝这孩子本就细心,对若兰那就要加个‘更’字儿了。”静皇贵妃说着一脸亲切地转向我。
我故作不知,只笑望着皇太后。
“是啊,我瞧着也是,先前领兰丫头来的时候儿,还跟我说要将兰丫头认作妹妹呢。”皇太后一脸和蔼地微笑着,说完似不经意地扫了静皇贵妃一眼。
“妹妹?”静皇贵妃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迅即便恢复常态。
“算啦,哀家今儿个也不想听故事了。”皇太后摇了摇头。
厅内忽然安静下来,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沉默片刻,皇太后忽然笑着问我:“兰丫头,可会唱戏么?”
我一愣,本想说不会,但见皇太后状似无意的略一颌首,立刻便明白皇太后是想借此将气氛岔开,只好硬着头皮点了下头。可是,就算皇太后并不指望我能唱得入耳,那我也不能高唱陶喆版的《苏三说》吧?我略一寻思,忽然想起自己会哼几句黄梅戏,正好可以拿来充数,于是便回道:“回皇太后,奴婢如若开口唱戏只会贻笑大方,不过,奴婢恰曾听过几句南方小调儿,不如学来请皇太后听个新鲜。”
“南方小调儿?是什么地方儿的?”皇太后面露好奇之色。
“回皇太后,是安徽的地方小调儿。”
“唱来听听。”皇太后冲我微一扬眉。
“是,那奴婢就在此献丑了。”我说完便后退了两步,学着电视里的样子拉开架势,开口唱起:“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我边唱边配合唱词打着手势,“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哪。”最后一句唱完,我摆正身子在原地站定,笑着冲皇太后福了福身。
“嗯,这南方的小调儿还真是别有风味儿。”皇太后一脸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段儿唱词可有什么典故?”
静皇贵妃始终挂着一脸温和笑容,没有搭腔。
奕詝的目光一直停在我身上,含笑不语。
“回皇太后,这是《女驸马》当中,《谁料皇榜中状元》的几句唱词。”
“女驸马?”皇太后好奇心又起。
“回皇太后,这《女驸马》说的就是元朝时候儿的孟丽君,后来被人改编成了戏词。”我向皇太后解释。
皇太后问道:“孟丽君,哀家倒是听过,那这出儿戏是怎么编的呀?”
还以为今天不用讲故事了呢,得,接着讲吧……
回去的路上,奕詝侧头问我:“你刚唱的南方小调儿是打哪儿听来的?”
“我也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在某个茶楼里听的。”我笑着敷衍他:“很难听吧?”
“很好听。”他笑望着。
“那是因为你没听过原汁原味儿的,如果听过,现在肯定会笑话我的。”
“我虽没听过什么原汁原味儿的,只觉得听你唱来别有韵味儿。你以后能不能常唱给我听?”
“可是,我只会唱两、三段而已,常听会腻的。”
“是你唱的,我怎么会腻呢?”他眼含温柔。
“是吗?呵呵……”我讪笑着,尴尬地抓了抓头发。
……本章完结,下一章“ 生辰(一)”↓↓↓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