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连后很长一段时间,韩雪才知道,父亲帮韩雪入伍的同时,也帮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程阳。
国家提倡大学生参军。像程阳这样名牌学府的天之骄子,且高大挺拔阳光帅气,想参军原本不是什么难事,但如此“巧合”地与韩雪走进同一座军营,非一定的关系是有点难度的。
程阳在北大找不见韩雪后,便打电话给韩雪老爸,才得知韩雪名落孙山且打算参军。于是,程阳就有了保留学籍入伍的念头,经常打电话让她老爸帮忙。起初,韩雪的爸爸态度坚决。但程阳说服役期满后他将继续上大学,并保证届时将韩雪一同拉入北大。这一点,击中了父亲的要害。
父亲身为职业军人,同大多数老兵一样,有着很强的国防意识和身为军人的自豪感,但“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他的潜意识里。他总认为,和平年代,女兵,只能是军营里的一种点缀。与当兵相比,他更希望韩雪上大学。如果韩雪是男孩子,那就另当别论。
程阳是带着使命入伍的,而韩雪入伍的第一天,就有了报考军校的愿望。同样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不想再次灰头土脸地回到父母面前。韩雪想证明给他们看。
于是,从当兵之日起,韩雪和程阳之间注定要进行一场“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
程阳一有机会就对韩雪吹嘘北大,吹一流的教学实施,吹风景优美的未名湖。
韩雪心里想你进北大才几天,恐怕连校园都没逛遍就吹得天花乱坠好象自己是北大校长似的。但一想到他为了自己离开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入伍参军,便不再吭声,每次装出一副很陶醉很神往的表情。
有一段时间,韩雪的确有点心动。不是因为程阳的吹嘘,而是因为自己。那段时间,韩雪突然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当兵,并为当初的冲动隐隐后悔。
程阳性格变得与小时不同,到部队时间稍一长就有点大不咧咧。来通信站找韩雪,懒得上楼就站在楼下扯着嗓子喊:“韩雪——”喊得每个窗子洞开挤出无数个脑袋回应:“哎——”这已让许多人对韩雪这个新兵有了看法。更可气的是,有个星期天他来通信站,一上楼大家就知道他又来找韩雪,同年兵宋晓雨便主动替他在楼道里大喊:“韩雪,有人找。”在屋里看书的韩雪随口问:“谁找我?”程阳这个有口无心的家伙竟然随口大声道:“你的青梅竹马!”楼道内随即一片哗然。
高中时,韩雪曾写过一篇纪念她和程阳友情的文章,题目就叫《我的青梅竹马》。她想程阳是不会看到的。可恰恰被他看到了,而且剪裁了下来。自从程阳偶然在一家杂志上发现韩雪的文章后,他就有了没事逛书摊的兴趣,只要一发现载有韩雪文章的杂志,就会毫不犹豫买下来。所以,韩雪发表在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程阳都细心地收藏着。
在中规中矩的警营里,这句出格的玩笑不径而走,很快被传得沸沸扬扬。站里领导点名,总是旁敲侧击要大家注意影响不要随便跟男兵拉拉扯扯。指导员几次找韩雪谈心,说新兵要有新兵的样子。更让韩雪受不了的是,她在班里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孤家寡人,许多老兵有事没事含沙射影以此说事,有些话甚至很难听,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她百口莫辩。在其他战士眼里,韩雪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除了比较文静和书倦气外,长得也并不怎么漂亮,可军装没穿几天,就把阳光帅气的大学生兵吸引住了,这让她们极端地想不通极端地不平衡,心里难免产生嫉恨。
韩雪不再是当年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丫头了,锐气全消,变得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绿军装没穿几天,就给领导战友留下不好的印象,她真的压力很大。也感到有些不公平和委曲。是程阳咋咋呼呼大呼小叫,却要让自己倍受指责,而他却没事人似的,有事没事依然会来找韩雪。韩雪不敢向他吐露真情,韩雪了解程阳,他会为了自己去跟人理论,不管对方是谁。她不想把事情弄僵,只好一个人硬撑着,心情降到了冰点。走在四月的阳光里,她感到一阵一阵地发冷。她再次自觉不自觉地拿起笔开始写作。陶醉忘情于自我编织的故事中,会让她很快忘了周遭的风风雨雨。写作,成了她对现实最好的逃避。
……本章完结,下一章“在水一方”↓↓↓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