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画外音:
“钻山豹与过江龙的过招,后面的故事,没有必要过细赘述,可想而知。
箴语学馆,百十个弟子,济济一堂。
一如,当今依旧贫瘠的地方,一些有了名气的学校:低矮狭小的教室里,摆满了,横七竖八的破旧课桌;挤满了,摩肩接踵往里进的超编学生。
易门立雪,三个月之后。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公子哥黄鳝,让易冰老师,刮目相看。”
字幕:千年前,东湖建安三年,箴语学馆
一个风雪天。
暴风雪地。
下课后,飘然离馆的易冰老师,边走边刮去,风吹上眼角的冰苞、雪花,返身靠近:从早到晚,一直跪立馆前,人毛人草,快成雪人的黄鳝。
像买稀有物件一样,犹豫不决的易冰老师,倒剪双袖,立定,盯看了,眼睛闪亮,会动的“雪人”半天;甩手举额,来回兜了,好几个不小的圈子。之后,才对可怜兮兮,目光跟着自己,移摆的身影,顺转、反圈的黄鳝,终于,下定决心的易冰老师,轻启,刚沾点烧酒的双唇,说了一句话。
易冰老师:“这位阔少公子哥,这样的死皮赖脸,挨冻犯傻,何苦之哉呢?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明天,我不希望,看见:在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你,白白地浪费,表情。起来,听见没有?你走吧,立刻重返回,首屈一指的精英馆,继续,很多人求之不得,你的贵族子女生活,多好啊!何必到这穷学馆来受气,受罪?再说,此处只容纳,品学兼优的少年,一般不会收留,调皮捣蛋的混混。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别再耽搁时间了!”
看来易冰老师一脸严威地,下了:逐客令。
少年的画外音:
“彼此相对,相望,不相语,僵持、冷战了近百日。主动先开口,易冰老师说的第一句。就像:四周纷下的冰雪,冷冰冰,硬梆梆。”
转过背后,易冰老师在偷着乐,笑咧开了:紧板着的马脸,紧闭着的厚唇。
哼唱起,『铿锵玫瑰』般,声遏行云流水,音荡狂风飞雪的『花非花』歌谣,头也不回地,走了:看似轻缓,实则疾若闪电地,走了。
就像,武侠影视剧中,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来无影去无踪的隐世大侠:刚在身边如龙轻吟,俟黄鳝惊觉抬望眼时,履雪无痕的萍影,早化作了,天边的云雁。
不过,歌声还在黄鳝的耳边,久久回响,回肠荡气。
紧跟着伴和,少年吉他弹唱的『花非花』插曲: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雾非雾……”
紧跟在,易冰老师的身边,放学一起离馆的两对金童玉女、六龄童们,转瞬间,惊觉:刚还在说笑的易冰老师,已杳无踪影。
面面相觑。
之后,不约而同,聚焦泪光点点,摇摇欲坠的“雪人”。
相顾失笑:腼腆的卜颖,低眉,掩口葫芦;男孩子气的姚琼,伸舌,扮个鬼脸;憨头憨脑的陶宝,痴望,傻大个儿;猴精鬼怪的曾宏,回头,眨眼示好。
突地,心领神会的黄鳝,不用摸头,敲木鱼,眼睛一转,仍在侧耳谛听,渐远渐没的歌声,如闻心泉叮当一声,像聪明的一休,咧嘴窍笑,计上心头。
少年的画外音:
“从此,改头换面,剃个光头,衣着粗布的黄鳝,非正式地转入箴语学堂,当了旁听生”。
……本章完结,下一章“第十三节 新伯乐与千里马〔2〕”↓↓↓更精彩哦!